開學小貼士:如何用科學方法緩解開學焦慮?
快來迎接!
親愛的同學們,9月1號登錄的臺風“蘇拉”成功的讓開學延遲了幾天,是不是幸福爆棚?同學們一定覺得“蘇拉”是猴子搬來的“天兵天將”!
不過“天兵天將”的神通消失后,還是照常開學,有些同學可能在休息幾天后依舊無法適應,會感到焦慮、厭學情緒,甚至出現失眠、心慌、頭暈、腸胃不適等癥狀。
有這種癥狀的同學不要擔心,這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又叫開學焦慮癥。
金紡校服在這里送上一份治愈“開學焦慮癥”的小貼士,學生、家長、老師都可以從中汲取到需要的心理技巧,幫助同學們以最佳狀態迎接新學期,快調整一下吧!
首先,為什么會出現“開學焦慮”?
一到假期就生龍活虎,一要開學就無精打采?
01擔憂學習任務
“又要上學了,生活就剩下沒完沒了的作業、考試和競爭。一旦成績下降,我就會覺得自己很沒用,特別不愿看到父母陰沉的表情。我實在害怕這樣神經緊繃的日子。”這是一名初二學生在開學前吐露的心聲。
在學業的繁重壓力、家庭的過高期待之下,孩子將開學視為很大的挑戰,出現焦慮情緒在所難免。
02擔心學校人際關系處理不好
在假期里,孩子通常都是與親近的人相處,這就為孩子提供了一個“社交舒適圈”。開學后,孩子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圈”,處理學校的人際關系。
“我在班里人緣不好怎么辦?我會不會與同學出現矛盾?老師不喜歡我怎么辦?”對這些問題的過度擔心,會使孩子感到焦慮。
03焦慮的互相傳染
“開學焦慮”不只屬于孩子。開學考、分班、換老師、調座位……孩子在學校的點滴變動,都牽動著家長的心。
學校老師繁重的教學任務、嚴格的考核指標……家長和老師如果沒有很好地覺察、處理自己的焦慮情緒,就會在無形中將焦慮傳遞給孩子,影響孩子的情緒。
其次,如何破解?
壹.學生篇
如果有同學開學焦慮,我們可以用以下方法調整一下
01覺察、分析自己的思想——
當我焦慮的時候我在擔心什么?擔心背后的期望是什么?我所擔心的事情真的有那么嚴重嗎?如果我擔心的事情真的發生了,我可以怎樣應對呢?
當你靜下心來,細細地思考一下,告訴自己其實事情并沒有想象的那么悲觀、糟糕。
02轉變觀念——
很多時候,我們對事情的感覺,來源于我們自己對事情的定義和觀念,對很多學生來說,開學的焦慮可能來自學習的壓力。
其實學習可以很辛苦,但并不痛苦。如果我們把學習的焦點放在收獲上,那感覺會完全不一樣:學習可以學到新知識。這是很有價值,很有成就感,很愉快的事情!
03合理宣泄——
面對開學的焦慮,可以找好朋友、老師、家長談一談,將自己的不安講出來,將負面情緒宣泄出來。
04積極的心理暗示——
每天給自己一點積極的心理暗示,深呼吸,對著鏡子說 “我很棒”!接下來的這幾天不妨給自己一個暗示:“終于開學了!每天都能見到親愛的同學們,能聽到老師精彩的講課了,我又能好好享受學校的美好時光了。”當你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時,你會精神飽滿、滿懷期待的迎接新的學習生活,能很快適應學校生活。
05呼吸放松法——
當你感到煩躁時,慢慢閉上眼睛,把雙手放到腹部做一個腹式呼吸,深深吸一口氣,屏住三秒,再慢慢把氣吐出去,
如此循環兩三分鐘,在這個過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盡量不去想呼吸以外的事。這個方法能夠讓你的心情快速平靜下來。
06勞逸結合,做喜愛的運動——
疲勞的時候注意靜心休息,磨刀不誤砍柴工,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學習;
做自己喜歡的運動,能夠釋放壓力,激發積極的情緒,能夠讓自己快速放松下來。
貳.家長篇
每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地進行學習生活
那么面對孩子出現開學焦慮,家長們應該怎么做呢?
01正確面對:及時發現正確面對、家校合作及時治療
開學時,家長要做到與老師密切聯系,對于已經出現了不良癥狀的孩子,家長首先要保持鎮靜,對癥狀認真分析原因,及時疏導;
要耐心傾聽孩子的訴說,對孩子所擔心的問題說出你的看法和態度,通過與孩子交流,來減輕其內心的壓力;
家長切忌表現出緊張和過度擔心,以免給孩子造成暗示強化的作用,加重孩子的癥狀。
家長還要注意糾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習慣,幫助其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來保證孩子上學期間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學習。
假如孩子一時無法適應,家長應予理解并給以適當的監督幫助,讓孩子的心理逐步從“放假”中脫離出來。
對于癥狀嚴重的學生,家長和老師在認真商討后可帶孩子到心理專科醫療機構就診,適當配合心理咨詢,幫助孩子放下心理負擔。
02.心理調適方法
一、家長要平緩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會傳染的,家長的焦慮、恐慌,會反映在語言上、表情上、行為中,孩子很敏感,內心也會感到不安全。只有家長內心穩定,孩子內心才會穩定。
二、孩子可能出現各種情緒,要理解接納,多共情,不批判。
跟孩子一起討論處理問題的方式,過程中可以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孩子但不強迫孩子采納。
開學之初,家長可以抽出時間通過聊天的方式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及時了解孩子所在學校的班級情況。
同時,多肯定和鼓勵孩子的大膽嘗試,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在溝通中,家長需要牢記一個原則: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先耐心傾聽,開放式發問,盡量引導孩子把事情和想法詳細說出來,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孩子的心情。對孩子因焦慮情緒引起的不良行為,要多一份接納、鼓勵和支持。
三、增強家校溝通,主動和教師溝通了解孩子在校狀態。
四、如果孩子不愿返校,接納孩子,和孩子站在同一邊;
用心傾聽,試著理解孩子不愿意上學的情緒有一定的合理性。當孩子感覺安全和被理解,才能靜下心來聽得進家長的意見,才能更好地接受幫助。
叁.學校篇
01開學初降低學習強度
學校在開學之初的課時安排上要做到科學合理,兩周之內不宜給學生安排過多的課業負擔,適當放慢學習進度并降低學習的強度,
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使學習、娛樂相結合,以增加學生對學校的興趣來逐步適應學校的生活節奏。
02增加課堂趣味性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增強課堂吸引力。
根據學生開學伊始容易課堂犯困等癥狀,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媒體動畫、聲音、圖像及文本并存的優勢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
03關心學生狀態
教師在開學初期要注意觀察哪些學生不容易進入狀態,調查具體原因,研究防治方法,來幫助學生改善不良狀態。
通過以上措施,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由入學時的松散狀態很好地過渡到緊張活潑的學習生活中去,完成心態、狀態的轉換。
最后,為大家準備幾個開學小建議
01保持營養均衡
暑假期間,很多同學的飲食習慣可能不太健康,會吃一些高熱量的油炸食物,但是開學后,我們要調整飲食,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每天保證足夠的水分攝入,三餐定時定量,早餐吃好,午餐要豐富,晚餐以清淡為主,避免過度飽腹。
這樣有助于身體機能正常運轉,能夠提高免疫力,增加學習效率。
健康飲食參考
02保證良好作息
《養生論》中說:“養生之道,莫先于睡眠。”良好的作息是保持身體和精神健康的基礎。
放假了很多同學可能習慣晚睡晚起,開學后要規律作息,確保充足的睡眠。睡眠對于學生的大腦發育十分重要,建議同學們每晚保證8-10小時的睡眠時間,這樣可以讓大腦充分休息,提高記憶力。
培養午后小憩的習慣,15-20分鐘的小憩能有效地恢復精力。午睡可以讓精神狀態更好,能大大提高同學們的學習效率。
確保每天有足夠的運動時間,如至少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果室外下雨,可以在室內做瑜伽或者跳健身操。
人體臟器運行時刻表
03采用科學學習法
在開學前,同學們需要調整學習狀態,為新學期做好準備。《學記》中提到:“學習之道,非一也。”意思是:學習方法應該因人而異,因學科而異。
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同時,可以嘗試課外閱讀、小組討論等多元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保持積極的心態,相信自己能夠完成學習任務,這樣才能事倍功半。
可以每天安排固定的學習時間,如每天晚上7點到9點,形成規律的學習節奏。堅持下去,會發現自己的學習效率會越來越高。
每隔45分鐘進行一次休息,避免長時間學習造成的疲勞。這時候,可以起來走走、喝點水或者做個小運動。
定期復習已學過的知識點,鞏固記憶。可以將知識點整理成筆記,方便隨時翻閱。這一招可是非常有用的哦!
總之,
只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以一顆平常心迎接新學期,
相信每一位同學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個
充滿挑戰和收獲的新學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