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文化】基于對學生的理解與關愛將校服設計融入人文 2015年8月,英國廣播公司(BBC)拍攝了一部關于中式教育的紀錄片——它讓五名中國老師在英國一所普通中學展開中式教學,其師生間的相互磨合不僅引發了中英教育差異化的思考,同時也出現了關于“校服審美”的大量檢討:大眾普遍認為,與英國校服相比,中國校服寬松無美感,反映出美學教育缺失,是“審美的粗鄙化”;反觀英國學校,他們普遍都重視校服,學生身穿剪裁合身的外套、襯衫、V領套衫,整齊劃一中不失時尚和活潑,“渾身上下透著一種極具魅力的英倫范兒”。 其實,在此之前,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訪華時,穿著藍白相間校服作接待的學生也曾引發這一話題;此后是“天價校服”、“毒校服”事件……接二連三的“校服”報道,都對中國校服管理提出了急迫而又艱巨的治理任務,而“審美”的視角則因對比強烈,被推至風口浪尖。 其實,細細深究,中國也有自己的校服文化,只是隨著社會不同階段的發展,它的審美意識,時而清醒明了,時而模糊寡淡。 孔子授學,要求弟子青衣青帽;魏晉時受玄學及道禪思想影響,學生衣著寬松、衣領敞開,坦胸赤膊;隋唐時在魏晉風格上進一步發展;宋元明時期及清朝早期,理學盛行,服飾風格轉為平和清淡,明朝出現了進士服和儒士服。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就有趨同服飾文化,并體現了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思想與文化。 到了近現代,從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現,民國時期的女生校服堪稱校服中西合璧的經...
-
【名校資訊】不一樣的假期,一樣的精彩!——珠海容閎國際幼稚園《AH-HA云學園》一周精彩回顧 這個寒假,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擋了孩子們外出游玩的心愿,阻礙了師生相聚的步伐,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各種復雜的情緒:疫情肆虐時的害怕與惶恐,居家隔離時的焦慮與無奈,全民戰“疫”時的感動與信心……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加長版”假期,珠海容閎國際幼稚園的老師們迅速做出反應,積極配合容閎幼兒園總園啟動《容閎AH-HA云學園》項目課程,以《病毒大戰》為項目主題,在網絡上為孩子與家長提供一些有價值的“親子陪伴指南或小妙招”。 幼兒通過網絡參與《AH-HA云學園》小任務 孩子和家長通過觀看視頻、討論、繪畫、手工制作、運動、游戲等方式,一起探討“什么是冠狀病毒?冠狀病毒是什么樣子?它是如何跑到人類身上的?我們如何保護自己,如何打敗病毒……”等一系列問題。老師在孩子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及時捕捉孩子們的需求,促進師幼之間、家長與幼兒之間的交流,讓孩子們在這個特殊時期獲得不一樣的生命體驗和成長。 下面,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下, 本周孩子們是如何快樂度過的吧~ 孩子眼中的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在《病毒大戰》AH-HA主題探究中,孩子們通過觀看老師們精心制作的小視頻,認識了“新型冠狀病毒”這個壞家伙,孩子們還通過自己對病毒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多樣化的創作方式將這個像“皇冠”一樣的病毒表現出來。 幼兒認真繪制“新型冠狀病毒”圖案&nbs...